妈妈离开我们已20年了,她积攒的12根拐杖,我还好好地保存着。它们都是妈妈的小辈们送给她的,每一根拐杖,都饱含着小辈们对妈妈的情意。
妈妈对这些拐杖的态度,当时,我没有看懂。
说她不喜欢嘛,每有小辈送来,妈妈总是喜笑颜开,双手接过,横着放在膝盖上,边手不停地摩挲,边听小辈们讲述外地生活和旅游见闻,偶尔插上一两句话;说她喜欢嘛,又从没见妈妈主动用过拐杖,即使有时候,我把拐杖塞到她手里,她也总要在出门前,把拐杖“忘”拿了,好像并不太把它们放在心上。
直到我也到了有人送拐杖的年纪,才明白了妈妈的心思。
那天,一对都曾是我的学生的小夫妻来看我,说是“小夫妻”,孩子都读高中了。
门一打开,首先映入我眼帘的,是他们手里拿着的一根还挂着标牌的拐杖。我的心立刻“咯噔”了一下,“我老了?我在他们眼里老了?他们以为我要靠拐杖行走了?我不是还能走能跑能跳嘛,干嘛要送我拐杖呢?或许是防患于未然?我真老了吗?”
原来到了这个年纪,最敏感、忌讳的字眼就是“老”,知“老”已至但又怕“老”真至,不得不认老但又不肯“真”认老,尤其怕的是在别人眼里“老”!怪不得妈妈不肯、不愿拄拐杖!怪不得当年爸爸近80岁时,还“瞒”着我们,买了一辆小轮自行车,虽然子女们,住得近点的赶来“口诛”,苦口婆心,陈述利害;离得远些的“笔伐”,劝阻的信件一封接一封,但爸爸就是不为所动,我行我素,骑着他的小轮车悠哉游哉!
原来,他是为了证明自己“不老”!
以往,我在遇到陌生的老年人,问“高寿”时,他说一句“小哩,才82呢”,当时,我认为挺好笑,现在才知道,那是对别人强加给他“高寿”的否定!
我们小区的老年人不少,有些已举步缓慢,甚至步履蹒跚,但很少看到他们拄拐杖!以往,我也曾劝过他们用拐杖,他们当作耳旁风时,还颇有腹诽。
现在,有人给我送拐杖,我的反应竟如此强烈,对“老”之惧,跟他们是半斤八两!唉,才知当年不知道,不理解,偏要把他们往“老”上推,自以为是“尊重”;有时候,还认为他们古怪,固执,错怪了多少人,“冤枉”了多少人呀!真是“事非经过不知详,降临己身心才慌”啊!
但我心中的疑惑和不快,并没在脸上表露出来,而是一如既往地热情招呼,接过拐杖,横放在膝盖上,手摩挲,谈笑风生。——几乎复刻了当年妈妈的动作。
妈妈对我们的言传身教,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刻了。
妈妈不识字,但她“识”事。当年,妈妈在一个计件工资的缝纫合作社上班。争轻松活、简单活、易做活、工资高的活干,几乎每天都会上演。但妈妈不争,只能做其他人挑剩的活儿——难做的。有人说妈妈“傻”,妈妈只是笑笑。
难做的活儿做多了,妈妈的技术日益精进,名声显了,指名要她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,天天做不完。而那些争挑活儿的人,却“吃不饱”。妈妈常常颇有感慨地说:“不挑不拣活儿多,让人是福不是祸。退一步海阔天空,忍一时风平浪静,让一寸皆大欢喜,何必针尖对麦芒,两败俱伤;独木桥上抵羊角,一齐掉下水呢!”与世无争,是妈妈一贯的为人处世之道。
妈妈姐弟6人,爸爸兄妹6人,我们姐弟6人,这样一个亲友众多的大家族,关系微妙复杂,“羡慕嫉妒恨”的事总是难免。
妈妈对亲友以及邻居、同事中的事,总是好事促其成,难事纾其困,糗事解其窘,坏事阻其行;她“贵不媚,富不攀,穷不欺,贫不鄙”,处处“与人为善”,对送拐杖的小辈们和颜悦色,就是出于不让别人难堪、尴尬的“为善”。
这一次,拿到学生送给我的拐杖时,我平静平和,和颜悦色,甚至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,抡起舞了一圈,拄着兜了一圈,口中念念有词:“归来倚杖自叹息。”引来一片笑声。
只有我自己知道,这即兴表演中,波澜泛起,夹杂着一点点抗拒、不快。在“与世无争、与人为善”的修养上,我比妈妈还差一大截!但我会尽力做到做好的。
发这份公告的本意,既是想与昔日的学生聊聊天,了解他们的近况,“检阅”我的成果,但又不想过多地打扰他们,给他们增加麻烦。
但“往事不可谏”,只能“来者犹可追”,今天,精神慰藉,已不难做到,哪怕相隔千山万水,只要愿意,语音通话、视频连接,随时随地,足以弥补不能见面的缺憾。当然,最好的方法还是:常回家看看!
我把人生收到的第一根拐杖,跟妈妈留下的12根放在一起,用以自律,也给后辈们留下一点印记,多学、多懂一点为人处世之道,多沟通,多了解,适当让步,放宽胸怀,融洽相处,和谐关系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:hchchc0324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