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中旬以来,市场大小盘风格显著切换,市场风格重回中小盘股。越来越多的私募量化机构转战小市值策略,寻求更高超额收益。
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,近年来,随着量化产品的规模快速攀升,传统的中证500指数、中证1000指数等策略的拥挤度越来越高,整体超额收益呈递减趋势。在此背景下,波动大、不拥挤,“略显冷清”的中小盘股受到私募量化机构的广泛关注,凭借超额收益表现,量化小市值策略逐步受到青睐。
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部分大机构的研究难以覆盖到中小盘股,拥挤度相对较低,量化小市值策略更容易创造出超额收益。另外,当前市场纯小盘的基金产品数量较少,相比于指数增强类产品,量化中小盘基金产品的绝对收益表现更好。
赛道拥挤致超额收益率下滑
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6月21日,量化选股产品今年来整体超额收益率为3.14%,就私募量化机构的主流策略量化指增赛道来看,沪深300指增产品整体超额收益率为2.22%,中证500指增产品整体超额收益率为3.69%,中证1000指增产品整体超额收益率为5.20%。在2022年,中证500和沪深300的指增超额收益率为9.6%和9.7%,2021年两者的数据为13.6%和12.2%。除一直以来表现较好的中证1000指增产品超额收益率表现稳定外,沪深300指增产品和中证500指增产品近年来超额收益率已不足5%。超额收益率走低的背后,折射的是私募量化策略日趋同质化,以及火热策略赛道引领下的资金激增、交易拥挤。
蝶威资产研究总监濮元恺表示,由于量化赛道的门槛很低。目前很多中小公司甚至个人,在获得数据源之后叠加开源模型,就可以进行量价数据的分析。赛道已变得非常拥挤,太多的投资者期待去赚这一赛道的钱。该策略体现出这样的特征:一是盈利能力下降,“之前的因子或者说训练出来的模型,对于未来一天的相关系数能达到8%-10%,现在这类模型,对于未来一天的相关系数会只有2%-3%,收益率相应降低”;二是市场风格切换速度加快,“在市场风格切换越来越快的情况下,在上一期捕捉到的强势股票,可能在下一期就突然被主流资金抛弃了”。两方面原因导致传统量价模型的收益能力受到很大影响,业绩下降且变得不稳定,模型优势随之消失。
中小盘策略优势明显
作为当前不那么拥挤的超额收益“新蓝海”市场,中小盘的核心逻辑是小而美,成长、高弹性。由于换手率和波动性更高,持股分散,拥有比部分基本面策略更容易创造超额阿尔法收益的土壤。“中小盘股确实更容易获取超额收益。”上海以指增策略为主的一位私募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。
“我们加入基本面策略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资金容量,降低波动,因为我们本身资金还不大,提高基金容量没有什么意义,波动也没降低多少。对比研究之后发现,还是中小盘策略适合我们,尤其是在大幅波动过程中表现得更好,回撤修复的时间更快,于是在2022年陆续退出了基本面策略,只保留了中小盘策略。”私募工场量子复利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王岩表示。
王岩表示,“从回测和实盘的过程来看,相对于基本面策略,中小盘策略的超额收益率和夏普比率相对更高。同时交易频率相对较高,从统计的角度来说更加稳定。在大幅波动中,相对业绩表现更好,回撤修复时间更快。在涨跌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轮动收益,所以下跌的时候会相对跌幅较小,反弹时涨幅能够快速跟上。在这样的对比之下,中小盘策略的优势显而易见。”
看好中小盘成长估值
王岩表示,在当前新兴行业涌起、国产替代加速、产业升级扩张的背景下,新投资机会不断涌现,叠加决策层对中小企业刺激政策的持续助力,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。随着中证1000期货期权不断完善,后续中小盘股将吸引更多资金。中小盘股估值最近几年一直在低位徘徊,其后续成长估值具有很高性价比。
招商银行研究指出,整体宏观流动性依然偏宽松。流动性宽松对更难融资的中小盘企业来说,潜在业绩改善空间更大。流动性宽松对股票估值有正面影响,有利于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的估值上升。
西部利得基金公募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、基金经理盛丰衍表示,当下来看,小盘股的边际利好逐步涌现。随着中证1000指数生态圈逐步完善,后续可能会带来一些增量资金。此外,更多资金关注到了小市值资产的配置价值。叠加小盘股目前得到“专精特新”等政策扶持的因素,未来配置小盘股的量化基金有望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:hchchc0324@163.com